您好!欢迎来到重庆老龄产业网~

手机站

App下载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孝老爱亲 > 孝老爱亲家庭

76岁儿子照料102岁父亲,四世同堂传承“马拉松”式孝老

所属分类:孝老爱亲家庭 阅读次数:1700 发布时间:2024-05-31

76岁儿子照料102岁父亲,四世同堂传承“马拉松”式孝老

在昆山玉山镇庙灯村,102岁的陆阿二是这里唯一的百岁老人。提起这位老寿星,左邻右舍总会感叹,“老人家有福气,高寿离不开儿子陆咬根寸步不离的侍奉。”

陆咬根今年也已76岁,在历经儿子因工致残和痛失妻子的悲剧后,他数十年如一日,不离不弃、无怨无悔地侍奉自己的老父亲,还竭力照顾身残的儿子一家,在“马拉松”式的孝老爱亲美德大道上,努力地活成一束光,点亮了老人的幸福生活,也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。近年来,陆咬根先后获评“昆山好人”“苏州时代新人”等称号。

连遭变故,妻子突遇意外过世

1948年出生的陆咬根,生长在农民家庭,他在家中排行老大,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两个妹妹。成年后,妹妹们先后嫁人离家,虽然也不时回家探望,但是陪伴、照顾父母的责任就慢慢落在了陆咬根夫妇身上。母亲离世后,他们对父亲的照护更是尽心尽责、不敢懈怠。

陆咬根夫妇先后诞下两个儿子,一家五口其乐融融。然而,1998年,刚工作不久的大儿子因工伤致残,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阴云密布。看着儿子被截肢的手臂,陆咬根眼泪往心里流。他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默默守护,为了帮助身残的大儿子一家,陆咬根夫妇重新进行了家庭分工,妻子进城帮助儿子一家照顾孙子,陆咬根在家照顾老父亲的同时打零工补贴家用。在陆咬根的鼓励帮助下,大儿子渐渐走出阴霾,勇敢地迈出脚步跨出家门,重新回到工作岗位。

然而命运又一次对他露出尖牙。

2003年,陆咬根的妻子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。家里的“半边天”塌了,悲痛欲绝的陆咬根看着父亲逐渐年迈虚弱的身体,还有孙辈的稚嫩无助,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,咬着牙接过了妻子的接力棒,像一块橡皮泥,拼命支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。“上有老下有小,那个时候不得不强迫自己振作起来。”憨厚忠实的陆咬根回忆道。

世界以痛吻我,而我仍要报之以歌。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,陆咬根每天的照料流程十分紧凑:上午陪伴父亲安置好一天的饮食,紧接着下午就骑自行车进城接孙子放学。等到傍晚儿媳下班到家,他又匆匆骑车回村,生怕父亲晚上一人在家不安全。单程七八公里的路程,一趟就要一个小时,为了赶时间,陆咬根曾多次摔伤,但他从没有过一句抱怨。至今谈起,他还是说:“再苦也值得。”

形影不离,晚上睡不了完整觉

“爸,电视看累了,回房间歇歇吧?”今天(3月13日)上午,陆咬根蹲在躺椅边,一遍遍询问父亲陆阿二。得到肯定的回应后,他两手架起父亲的胳膊,缓慢地将老父亲扶起,沿着墙侧踩着碎步,小心翼翼地把他搀到床边。

简单的动作看起来非常吃力,然而陆咬根每天都要重复很多次,从卧室到客厅、从洗漱到如厕、从躺椅到床边……在陆咬根的精心照料下,老人面颊红润,气色显得很好。

青丝到白发,数十载岁月悄然流过,如今,父亲陆阿二已102岁,陆咬根也已近八旬,但这份孝,他从来没有变过,每天陪伴几乎形影不离,父亲一日三餐,吃喝拉撒睡,他都要亲力亲为。天气好的时候,他还会扶着父亲下楼,用轮椅推着他晒晒太阳,呼吸新鲜空气,提高生活质量。现在老父亲不仅健康尚佳,心态也很开朗。“老爷子爱吃糯米圆子,时不时就要给他加个餐,有的时候高兴起来,他白天还会抿两口小酒。”陆咬根笑着说。

“一个人撑起一个家,我们都很佩服他。”如今,陆咬根推父亲散步已成为小区一道风景线,邻居顾玉妹谈到陆咬根时赞不绝口,认为他的言行诠释着孝敬老人、无私奉献的优秀传统美德,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事迹,只要从点点滴滴做起,这份积极乐观也感染了身边人。

古稀老人的绵绵柔情浸润在种种细枝末节,伺候时间久了,陆咬根对父亲的每个手势、眼神心领神会,也总结了一套照顾老人生活、饮食和卫生方面的秘诀。“吃饭要荤素搭配,换着花样吃,软糯为主;年纪大上厕所不利索,要为他常常擦身保持清洁;老人怕摔,身边不能离人,睡觉廊灯整晚不熄,随时要去照应。”

寝食难安、寸步难离的照料,就像一场持久战,但这并没有磨平陆咬根的意志,反而他用行动证明了“久病床前有孝子”。2023年1月,百岁老父亲感染新冠肺炎需要入院治疗,陆咬根放心不下,不顾当时自己也被感染,在儿子们的劝阻之下,依然坚持到医院陪护。白天,他坐在床前陪着喂饭、按摩、换衣服;晚上,就将窄窄的陪护床放平,每晚多次起床为父亲拍背、顺气。一周后,百岁老父亲康复出院,而陆咬根瘦了一大圈。

心怀感恩,一家人将孝道传承

如今,陆咬根的家庭开枝散叶,孙辈也已成家,他也在村里动迁后居住到昆山高新区大公小区。记者看到,这里有两间卧室和一个客厅,屋内收拾得干净利落,明媚的阳光洒进来,增添了一抹温馨的暖意。

“每到周末,儿子会带菜来做饭,儿媳就帮忙整理家务,要不然房间没这么整洁。”谈到父子情深,陆咬根说,自己是老实本分的农民,从小父辈辛苦操劳,粮食不够的时候宁可自己饿着,也要让给家人,孝老爱亲的家风根植于自己的内心,希望不仅自己敬老爱老,也能以身作则教育后辈,让他们理解家庭和亲情的意义。“欣慰的是,子孙辈都十分懂事,刚刚过去的春节,家里四世同堂,儿子拎来年货,还包了红包。知道老爷子喜欢听戏,为了宠他开心,儿子特地买了收音机,并在内存卡里存上锡剧、沪剧等剧目,让我放给他听。”

孝为德之本,百善孝为先。陆咬根的孝顺和艰辛,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敬佩,也受到了当地乡村、社区和邻里给予的帮助。

去年陆咬根骑车摔跤后两次住院,他的儿子儿媳、妹妹组团接力照料老父亲,邻居也经常上门搭把手,解了他的燃眉之急;

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也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,陆咬根自取方便快捷,让父亲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;

为了让百岁老人得到更精细的护理服务,村委会目前还在积极为陆阿二申请医保长期护理保险,希望能让陆咬根在日常照护之余也可以“喘口气”。

“随着年纪一天天增加,我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,但是年近八旬的人,还有爸可以叫,这就是一种幸福,再累也高兴。”采访中,在陆咬根脸上,始终能看到这份信念带来的坚持和希望。

半生报亲恩,写满亲情的绵长蜿蜒。如今,这份爱的承诺仍在延续……

    点赞

    收藏关注

    星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