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分红等为幌子引诱老人投资“养老公寓”,最高法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
所属分类:诈骗重灾区 阅读次数:2004 发布时间:2024-05-31

8月24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,揭露养老诈骗“套路”手段及其危害,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,最大限度挤压“行骗空间”。
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,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,有一起被告人以投资“养老项目”为名,承诺高额福利消费卡、货币分红等为幌子,引诱老年人投资“养老公寓”项目,致使老年人钱财遭受损失的案例。
最高法披露,2016年4月,被告人鲁鹏和鲁光明(另案处理)注册成立乐平市太阳山老年事业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太阳山老年公司”),鲁鹏为法定代表人。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,鲁鹏未经有关部门批准,借用太阳山老年公司名义,通过发放宣传单、召开推介会等方式,公开宣传交费后可以享受老年公寓住房优惠,并承诺以高额福利消费卡、货币等方式返本付息,非法吸收51名老年人165万余元。所吸收资金被鲁鹏、鲁光明用于消费支出、提现支取或挪作他用。案发后,涉案公司账上余款、委托其他公司代管资金及老年公寓内物品折价转让费共56万余元退还集资参与人。
据悉,本案由江西省乐平市人民法院一审,江西省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。
法院认为,被告人鲁鹏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,通过发宣传单、开推介会等途径公开宣传,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,向社会不特定老年对象吸收资金,数额巨大,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。鲁鹏如实供述所犯罪行,愿意接受处罚,可以从轻处罚。案发后退缴了部分赃款,可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。据此,依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鲁鹏有期徒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;继续追缴鲁鹏尚未足额退赔的违法所得,退赔各集资参与人。
据介绍,本案是以投资“养老项目”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犯罪案件,该类犯罪主要表现为以开办养老院、购买养老公寓、入股养生基地等为由,以售后定期返点、高额分红为诱饵,诱骗老年人参与投资。
最高法表示,人民法院针对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和风险隐患,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书,建议加强营业执照办理和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监管,有力促进行业源头治理。
人民法院提示老年人要谨慎投资高额返利项目,多与子女沟通商量,投资“养老项目”时要“三看一抵制”:一看“养老项目”是否有登记、备案,二看“养老项目”是否真实合法,三看“养老项目”收益是否符合市场规律;抵制高利诱惑,拒绝非法集资,捂紧“钱袋子”。
点赞
收藏关注
诈骗重灾区推荐
-
重庆公安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四类诈骗手法曝光
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一月有余,重庆市公安机关已侦办养老诈...
2024-05-31 -
用分红等为幌子引诱老人投资“养老公寓”,最高法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
8月24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,揭露养...
2024-05-31
相关推荐
-
重庆警方破获一起非法集资诈骗案 700余名老年人被骗1900余万元
近日,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公布了2022年的一起非法集资典型...
2024-05-31 -
重庆公安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四类诈骗手法曝光
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一月有余,重庆市公安机关已侦办养老诈...
2024-05-31 -
非法集资2亿多元!重庆警方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
通过发放宣传单、赠送礼品、返现等形式,向4000多人非法集资...
2024-05-31 -
中行重庆市分行提醒:老年消费者擦亮眼 谨防养老诈骗
为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...
2024-05-31 -
关爱老年群体 重庆两江新区礼嘉街道开展普法和反诈宣传
礼嘉派出所民警向辖区老年人发放反诈宣传手册。5月20日,在白...
2024-05-31 -
用分红等为幌子引诱老人投资“养老公寓”,最高法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
8月24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,揭露养...
2024-05-31
热门推荐
-
民宿风跃层大落地窗整租 观音桥九街正中心 同创国际 可月付
1.小区环境优美,绿化面积高内有健身器材等。2.小区地理位置
2024-05-31 -
星星
我于07年离异至今,目前跟父母、儿子住在一起,以前从事的销售
2024-04-08 -
重庆警方破获一起非法集资诈骗案 700余名老年人被骗1900余万元
近日,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公布了2022年的一起非法集资典型
2024-05-31 -
重庆公安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四类诈骗手法曝光
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一月有余,重庆市公安机关已侦办养老诈
2024-05-31 -
非法集资2亿多元!重庆警方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
通过发放宣传单、赠送礼品、返现等形式,向4000多人非法集资
2024-05-31 -
中行重庆市分行提醒:老年消费者擦亮眼 谨防养老诈骗
为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
2024-05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