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百万保障”诈骗?“代理退保”“代理维权”“修复征信”等事情靠谱吗?快进来一探究竟
所属分类:征信维权 阅读次数:2788 发布时间:2024-05-31

Part1:“百万保障”骗局
你听说过“百万保障”吗?
“您好,请问是XX先生/女士吗?
您微信里的‘百万保障’业务已经到期
需要您及时缴费或者关闭扣费
没买过每月还要扣费?
如果您接到以上类似话术的电话
请立刻挂断!
给您打电话的不是保险公司、客服
而是诈骗分子!
张女士、樊女士等4人
由于不了解“百万保障”相关内容
轻信了诈骗分子编造的谎言
张女士:1月3日12时左右,我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对方称我的百万保险有一个协议,现在告知我每月会按照签订的协议扣费2000元,我连忙否认自己有签订过,对方在电话中说也可以解除,我便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“微会议”APP,同时将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提供给对方,随后便收到银行的短信,共支出八笔钱,共损失10000元。
樊女士:1月5日下午14时许,我接到一个电话,电话对面称我购买的百万保障保险到期,需要我解绑,如果不解绑每个月要续费2000元,我一听就急了,连忙询问如何解绑,并按照对方提示在微信里面“安全保障”功能中进行操作,同时又登录了中国邮政银行APP,告知对方我的银行卡和密码,没多久我就收到了4条扣费短信,我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,共损失7995元。
陈女士:1月13日中午,我也是接到了一个自称是百万保险的工作人员,他在电话中说如果我不及时解除协议,每个月将扣除20000元,还十分“贴心”的提示我,如果同意解除该保险就按照提示操作,对方还在电话中引导我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及密码说出来。没多久,我就收到银行转账短信提示,共转账53000元。
项女士:1月14日17时许,我在家中接到陌生号码,对方自称是百万解除银行卡扣保的,说若我不解绑,每个月会扣除我2000元,我便按照对方要求,下载了全视通APP和ZoomAPP,并加入会议及开通屏幕共享,随后在对方的引导下通过短信编辑验资信息,但没过几分钟我就收到了转账短信提醒,短信显示我的银行卡转出152700元,我才发觉我自己被骗了。
以上4人
共计损失22万余元
骗局揭秘“百万保障”诈骗
什么是“百万保障”
“百万保障”是指微信、支付宝账户因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,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,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的安全保障。
而且
微信、支付宝中的“百万保障”是免费的
免费的!免费的!免费的!
(重要的事说三遍)
不需要用户支付任何费用即可使用
“百万保障”诈骗解析
冒充客服来电
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信息并致电,谎称自己“百万保障”保险业务客服,以受害人购买商品时点击了“百万保障”需要取消,或者已到期需要续保等为由,引导其点开“百万保障”页面。
引起受害人恐慌
谎称受害人已开通“百万保障”服务,引导受害人进入微信、支付宝查看,同时称每月要扣费数百至数千元,引发受害人恐慌。
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
骗子告诉受害人,可以将微信、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中的存款转出,避免微信、支付宝扣款,同时引导受害人下载屏幕共享软件。
开启共享屏幕,转走钱款
利用受害人下载的屏幕共享软件,诱骗受害人将钱款转至“安全账户”,或通过“屏幕共享”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号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,将受害人卡中资金转走。
警方提示
1、微信、支付宝“百万保障”,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,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!
2、凡是接到自称保险公司、微信等客服人员电话(多以“00”、“+”开头),且以取消“百万保障”否则会自动扣款为理由的,都是诈骗!
3、凡是以远程办理相关业务为名,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并需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,都是诈骗!
4、遇到不明链接一定不要点开,尤其在被要求绑定银行卡或输入身份信息时,务必提高警惕!
5、遇到不了解的支付业务或者功能的,要及时拨打96110告知陌生来电的具体信息,让公安机关协助判断真伪!
Part2:警惕“代理退保”套路
近年来
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
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,
推出“代理投诉”“代理退保”等
所谓的“代理维权”服务诱骗消费者,
牟取利益,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“代理退保”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,
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,
擦亮双眼,识破骗局,
警惕非法“代理退保”的套路。
骗局揭秘
01、假冒身份、虚假宣传
冒充监管部门、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法律工作者,或以“与监管部门合作”等名义,通过QQ群、微信群、朋友圈、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虚假宣传。
02、欺骗客户、怂恿退保
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“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,保险公司存在欺诈”,或欺骗消费者“继续持有将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”,怂恿消费者退保。
03、控制客户、非法牟利
谎称可以为消费者办理“全额退保”,诱导消费者签署代理服务协议,甚至以扣留保单、身份证件等手段对消费者加以控制,牟取高额手续费。
04、造假证据、要挟保司
提供话术,要求消费者通过电话录音、微信聊天等方式诱骗销售人员回复,进行虚假取证;或者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、捏造违规销售的虚假事实,以要挟保险公司全额退保。
05、切断联系、反复施压
挑唆消费者拒接保险公司电话,阻止消费者与监管部门、保险公司沟通,试图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。以维权举报为名,通过煽动消费者多次、反复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等方式向保险公司施压以达到目的。
警方提示
针对此类陷阱提示各位消费者:不信“偏门”、不贪“小利”,提高警惕防诈骗。
一方面不信“偏门”,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;不贪“小利”,谨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的道理。
另一方面多了解金融常识,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办理流程,提高防范风险能力。
点赞
收藏关注
征信维权推荐
相关推荐
-
重庆警方破获一起非法集资诈骗案 700余名老年人被骗1900余万元
近日,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公布了2022年的一起非法集资典型...
2024-05-31 -
重庆公安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四类诈骗手法曝光
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一月有余,重庆市公安机关已侦办养老诈...
2024-05-31 -
非法集资2亿多元!重庆警方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
通过发放宣传单、赠送礼品、返现等形式,向4000多人非法集资...
2024-05-31 -
中行重庆市分行提醒:老年消费者擦亮眼 谨防养老诈骗
为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...
2024-05-31 -
关爱老年群体 重庆两江新区礼嘉街道开展普法和反诈宣传
礼嘉派出所民警向辖区老年人发放反诈宣传手册。5月20日,在白...
2024-05-31 -
用分红等为幌子引诱老人投资“养老公寓”,最高法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
8月24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,揭露养...
2024-05-31
热门推荐
-
民宿风跃层大落地窗整租 观音桥九街正中心 同创国际 可月付
1.小区环境优美,绿化面积高内有健身器材等。2.小区地理位置
2024-05-31 -
星星
我于07年离异至今,目前跟父母、儿子住在一起,以前从事的销售
2024-04-08 -
重庆警方破获一起非法集资诈骗案 700余名老年人被骗1900余万元
近日,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公布了2022年的一起非法集资典型
2024-05-31 -
重庆公安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四类诈骗手法曝光
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一月有余,重庆市公安机关已侦办养老诈
2024-05-31 -
非法集资2亿多元!重庆警方公布养老诈骗典型案例
通过发放宣传单、赠送礼品、返现等形式,向4000多人非法集资
2024-05-31 -
中行重庆市分行提醒:老年消费者擦亮眼 谨防养老诈骗
为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
2024-05-31